當選擇性緘默症的孩子必須和不熟悉的人說話,尤其有被聽到的風險,他們就會啟動焦慮反應機制。他們大多已經發展出固著的模式,可以說是「說話恐懼症」。因此,他們可以自然說話的對象少之又少,只限於特定情境下的特定幾個人。
妥善評估孩子的情況之後,所有介入輔導做法的第一步,都必須是確認孩子的學校、家庭等周遭人們充分瞭解兩件事:一、如何鼓勵孩子願意溝通,並且培養孩子嘗試新事物的勇氣;二、哪些做法無濟於事,只會讓緘默更為固著。為了此一目的,家長和相關老師可以一起開會討論,分享有關「選擇性緘默」的一般訊息、以及孩子的個別狀況。另外一個重要的步驟是,開始和孩子開誠佈公的討論和解釋他所遭遇的困難。
對於年幼的孩子而言,一旦周遭人們的態度和期望改變了,能夠鼓勵並支持「非口語」溝通方式,使孩子樂在其中,這樣往往就足以幫助孩子進步,逐漸邁向「口語」溝通方式。然而,倘若情況並無改善,此時就需要進行專業的行為計畫,有效的降低焦慮、擴大說話的對象範圍。
這樣的計畫稱為「一次一小步計畫」,它運用了以下三個行為技巧來引導並類化說話:
一、塑型法(stimulus
fading)
這個方法是改變說話對象和情境,而不改變孩子嘗試開口說話的努力程度。孩子先和一位信任的說話對象(通常是家長)在最不會產生焦慮的情境下交談,然後加入一項會引發焦慮的變數。如果孩子原本非常放鬆,而且變數僅引發非常輕微的焦慮,那麼孩子就有機會容忍焦慮而繼續說話。例如:孩子可能可以讓其他人逐漸靠近,然後加入談話。
像這樣謹慎設計、細分為非常小的小步驟的計畫,我們稱為「悄悄融入」(sliding-in)策略。首先,孩子和家人自在的說話,輔導者則在房間門外。接下來,輔導者仍在門外,但是門微微打開。然後是把門打開,最後讓輔導者進入房間。如果在這個階段,孩子可以維持一定的音量,輔導者就可以加入交談。此時通常要避免眼神直接的接觸,等到孩子說話較有自信了再嘗試。接下來可以按部就班,剛開始先進行簡短、容易的輪流應答活動,例如:輪流從一數到十,然後再逐漸延長為句子。至於設定具體的目標則僅適用於年紀較大的孩子,他瞭解其中原則,也具有克服困難的動機,而且選擇性緘默已經較為固著,無法自我掌控。
二、溫和漸進法(shaping)
這個方法是改變說話的困難程度。孩子先和輔導者在焦慮最小的情境之中進行非口語溝通,然後再一小步、一小步的增加困難度,逐漸引發口語表達。例如:發出聲音、眼神接觸、說出一個字、一個詞、簡短的句子、較長的句子等,循序漸進。
三、減敏感法(desensitisation)
對於目前尚無法勝任的溝通行為,讓孩子習慣於思考以效果相似、但威脅性較小的方式來進行。例如:撥放錄音帶,讓老師和同學聽到他的聲音;先和同學通電話,再嘗試面對面說話。
「刺激漸褪」還是「塑型」?
在實務上,我們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,決定因素包括:孩子的年紀、孩子的焦慮程度,以及家長是否可以參與。「遞減敏感」法可以和「刺激漸褪」法或「溫和漸進」法搭配使用,但是必須小心,勿使孩子習慣於以其取代口語表達。
1. 6-7歲以下
對於年紀幼小或焦慮程度較輕的孩子,「溫和漸進」法相當有效。先在學校找到一位孩子熟悉、信任的老師,擔任主要輔導者,從建立互動關係做起。安排個別和團體活動,必須讓孩子完全沒有「必須說話」的壓力,但又受到鼓勵,逐漸由非口語溝通方式、和有運律感的動作練習,過渡到發出聲音和歌唱的階段。同時,家長必須參與學校的教室或團體活動,在家裡則運用「刺激漸褪」法,幫助孩子可以在其他孩子或成人附近說話,最後可以對著他們說話。其他專業人士(語言溝通專家或心理師)可以在整體計畫中,擔任協調、指導和支持的重要角色。但由於他們的出現會帶給孩子額外的壓力,因此應該避免直接接觸孩子,除非孩子有語言發展、學習、行為、家庭方面等其他問題。
(1) 家長幫助孩子擴大可以說話的對象和情境,待孩子自信增強時,再逐漸退場(若家長無法參與則跳過這個步驟)。
(2) 學校的主要輔導者和孩子建立關係。
(3) 主要輔導者根據「溫和漸進」法設計遊戲,帶領孩子逐漸發出聲音。
(4) 主要輔導者或家長幫助孩子擴大可以說話的對象和情境,包括進入新班級或新學校。
2. 5-6歲以上
以上策略進行一段時間之後,仍然較為焦慮的孩子需要進一步的計畫,來幫助他對主要輔導者開口說話。孩子必須感到可以控制自己的焦慮,因此我們要讓他知道每一個目標,並且記錄每一次的成功。我們可以用貼紙等方式提高孩子的信心,並且在進入下一個目標之前,自然形成暫停,有助於降低焦慮。對大多數的孩子來說,由家長開始的「刺激漸褪」法最為快速有效。但是也有些青少年不喜歡家長的參與,因此選擇「溫和漸進」法。此外,如果孩子沒有可以自然說話的對象可以幫忙,就無法使用「刺激漸褪」法。
輔導活動需多頻繁?多久才能引導出聲音?
以「溫和漸進」法而言,輔導活動每星期至少應該進行三次,每次時間簡短,且至少需持續一學期,沒有間斷,才可能引導出聲音。若有任何不足之處,每次就得再重新開始。
「刺激漸褪」法也必須每星期進行三次,並且需要家長和學校(或診所)密切配合,不過通常進行第二次至第四次時,孩子就可以開始對主要輔導者開口。一旦孩子可以和主要輔導者自然說話,就必須維持每星期兩次的輔導活動,來逐漸融入其他熟悉的成人和小孩,然後將說話轉移至課堂上。一旦孩子可以在課堂上開口,就可以在上學時間內幫助孩子達到目標,只有當孩子進入新班級或學校時,才需要額外輔導。
輔導計畫當中必須包括孩子轉換班級和學校的期間,予以謹慎處理。讓孩子對主要的成人和朋友開口說話,尚相對容易,但將說話範圍擴大到其他孩子和成人、以及所有的情境,卻需要好幾年的功夫,視孩子的年紀和焦慮程度而定。我們可以確定的是:愈早開始輔導工作、做得愈多,就可以愈快克服困難。
專業人士介入?
有時候,校外專業人士可能是第一個和孩子進行口語互動的人,例如:語言治療師可能在評估孩子狀況時已經和孩子建立關係。或者,專業人士可能趁著假期時間,來準備和啟動新學期的輔導計畫。或者,孩子在學校已經飽受挫折,因此需要藉由中立人士重拾信心。其實,治療師和心理師如果能輔導過至少一位「選擇性緘默」的孩子,將來也會更知道有效的方法。但是不管求助於什麼管道,都應該在學校找到一位主要輔導者,盡快由他接手輔導工作。只有在學校現場每天接觸孩子的老師,才能敏銳且有效的幫助孩子擴展說話範圍。
如果已經找到學校裡的主要輔導者:
1. 主要輔導者在家裡或學校,請家長配合運用「悄悄融入」法,或是運用「溫和漸進」法,引導孩子漸漸開口說話。
2. 不論在進行地點家裡或學校,家長逐漸退場,讓孩子在家長不在場時,仍能夠和主要輔導者說話(若家長無法參與則跳過這個步驟)。
3. 主要輔導者幫助孩子將說話範圍擴大至其他對象和情境,包括進入新班級或學校。
4. 當班上一半的同學都聽過孩子的聲音,便可在課堂中進行活動。
5. 家長幫助孩子擴大說話範圍至社區。
如果主要輔導者是家長(這並非理想狀況,但有時不得不如此):
1. 家長在固定的時間到學校,和孩子在不受其他人干擾的空間,以「悄悄融入」讓特定的成人或小孩進來。等孩子較具自信之後,家長再慢慢退場。
2. 家長離開後,主要輔導者帶孩子繼續進行活動。
3. 如果可以,主要輔導者開始進行活動,家長晚些再進來接手。
4. 家長將活動轉移至沒有其他人的空教室。
5. 家長幫助孩子將說話範圍擴大至其他對象和情境,包括進入新班級和學校,每回都要適時退場。
6. 當班上一半的同學都聽過孩子的聲音,便可在課堂中進行活動。
7. 家長幫助孩子擴大說話範圍至社區。
如果主要輔導者不是學校老師:
1. 主要輔導者在家裡、學校或診所,運用「悄悄融入」法引導孩子開口。
2. 不論在進行地點家裡、學校或診所,家長逐漸退場,讓孩子在家長不在場時,仍能夠和主要輔導者說話。(這個步驟也可以在下一個步驟之後再做。)
3. 主要輔導者將輔導工作轉交給學校的主要輔導者。
4. 原來的主要輔導者退場。
5. 由學校的主要輔導者幫助孩子將說話範圍擴大至其他對象和情境,包括進入新班級和學校。
6. 家長幫助孩子擴大說話範圍。
有關如何設定輔導目標,詳細內容請見《選擇性緘默資源手冊》(The Selective
Mutism Resource Manual)。
翻譯自Maggie Johnson and Alison Wintgens, “Selective Mutism: Planning and
Managing Intervention with Small-steps Programmes” May 2015,中譯發布於2017年7月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