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囚禁在腦子裡的啞巴犯人」。
這句話是《為什麼孩子不說話?》這本書的作者對自己的形容。
【Q】:囚禁,啞巴,犯人......什麼人會以如此殘酷的方式來比喻自己?⋯⋯
【A】:受「選擇性緘默症」這種巨大焦慮症狀所苦四十餘年,從小時候開始便「有口難言」,無法正常與他人溝通的本書作者,以及其他眾多、卻很容易遭忽視或誤解的選擇性緘默者。
***
剛拿到這本書的書稿時,同事們紛紛互問:「什麼是選擇性緘默症?」不知為何我對這個名詞有點印象,但實在不記得是什麼意思。
然而開始讀了幾頁稿子,內心便一陣悲傷。
原來,我們許多人連聽都沒聽過的這個詞,竟是影響、困擾、乃至傷害了其他許多人甚至一輩子的一種「焦慮障礙/溝通恐懼症」。它好發於四、五歲的幼兒,但常被誤會「太害臊了」而不以為意,或嫌「沒禮貌」之類。
何時才會受到注意,讓大人覺得「情況不對勁」呢?
多半是上學了,例如進幼兒園中一段時間後,成為永遠默不作聲、表情緊繃、全身僵硬、也許不敢直視別人、往往退縮在角落裡與團體格格不入的那個──「不說話的小孩」。
●「想說的話從沒說出口,它們到哪裡去了?」
●「我安靜,不是因為我漠不關心,而是因為我很害怕。」
●「我的選擇性緘默症嚴重到使我無法張開嘴巴,我吃東西時必須緊閉著嘴唇。」
●「沒有人知道,一個人必須多麼勇敢,才能面對選擇性緘默症。你既害怕聽到自己的聲音,但又殷切盼望能被聽見,這簡直是酷刑。」
●「究竟我做了什麼?並沒有。我不過是做我自己,因為選擇性緘默是我的一部分。我被困在緘默的牢籠之中,並且因安靜而有罪。」這本書裡每一個分享自己緘默遭遇的人,都有著(或仍然面臨)我們難以想像的生命故事,過程有傷心有溫暖,而眼下的處境也各有不同。
相同的是,需要更多人來理解這個仍屬於極隱性的症狀。
多隱性?當我在為書末附錄的國內協助資源找資料時,與譯者一討論,才發現:天哪!第一次做附錄時,能取得的資源如此之少!
***
當然,並非所有不說話的小孩都是選擇性緘默者。可是無論國內、外,許多選擇性緘默者「聲音彷彿被黑洞吞食」的困境未被正視,對這種溝通焦慮的瞭解還太少、協助資源嚴重不足,這是事實。
症狀來得毫無徵兆也無規律可言:孩子可能在家仍嘰嘰喳喳講不停,我們卻不曉得他到學校一個字都無法說;或者在某個環境、遇到某人時,你再也聽不到他的聲音;甚至有人是無論何時何地與何人相處,都無法再開口,連對自己的聲音都變得很不習慣。
我不免覺得,從"Selective Mutism”直譯而來的「選擇」二字,根本一開始原文就用錯了吧!
他們完全沒有選擇啊!假如能選擇,誰會想被鎖在自己的聲音裡呢?
為什麼會這樣啊?這就是令我悲傷的地方:沒有人給得出確定的答案。
可能是天生,可能是某個外在劇變、內在衝擊等因素,激發了巨大焦慮,反應出來成了不由自主地害怕說話。
可以治癒嗎?我不確定能不能用「治癒」來講,或許用「克服」更適切,欣慰的是以此角度來看,的確有人克服了這種溝通焦慮,可以走入人群,不再孤獨。
重點是要盡早獲得協助,透過理解、接納,一點一點地,讓這種無名焦慮和恐懼尋得安定之所。(《為什麼孩子不說話》編輯丁六)
找書去👉為什麼孩子不說話?:選擇性緘默症,一種選擇不了的沉默焦慮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