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否譯出這篇文章,我考慮許久。會不會有人誤以為選擇性緘默症等於暴力,因此引起排斥和畏懼呢?其實緘默的孩子比一般人更善良、敏感。但我還是譯出來,因為大家普遍以為「只是不說話而已」、「長大自然會好」,而加以漠視,讓孩子陷入長期焦慮和孤立,加上容易遭受誤解和霸凌,便可能衍生出更嚴重的心理疾病。其實及早幫助,孩子會痊癒而扭轉一生,省去日後的社會成本。學校能否正確的幫忙尤其是關鍵。因此希望這個最黑暗的個案,能讓人警覺,重視這些孩子,投入更多的資源,儘早積極的幫助。以下是本文。
在美國康州小學屠殺慘劇之後,新聞話題圍繞著槍枝管制、心理健康、校園安全、亞斯伯格,和陰謀論。大家哀悼死者、議論兇手亞當‧蘭薩,但是幾乎沒有提到他的緘默傾向,先前維州理工學院槍擊案兇手趙承熙也有此傾向。我們感傷的是,這種漠視並不令人意外。
雖然尚無正式診斷紀錄,但是蘭薩很可能患有一種少見的焦慮障礙─選擇性緘默症。我們兩人一個自己的孩子曾受緘默所苦,另一個是專精於選擇性緘默症的臨床社工,因此對於這個疾病有深刻的瞭解。根據精神病學定義,它是一種社交恐懼症,孩子在特定情境持續無法說話(通常是學校),但在其他情境卻可以正常說話(通常是家裡)。這樣的孩子較容易得到其他心理障礙,例如:廣泛性焦慮、強迫症,和憂鬱症。他們很難交到朋友,學業也受到影響。然而選擇性緘默症普遍受到忽視、嘲弄,或認為不過是害羞而已。
這可能正是蘭薩所經歷的。在理髮師的記憶中,蘭薩從未說話:「我以為他不會說話。」同學也說他在學校幾乎沒說過話。根據報導,只要必須說話,蘭薩便極度困窘,「叫他說話彷彿要他的命一般痛苦。」害羞和選擇性緘默症的不同,正是痛苦的程度。維州理工學院的趙承熙,在屠殺32個人然後自殺之前,在房間牆壁上絕望的寫下:「教我如何開口說話,教我如何與人分享。」
趙承熙曾被診斷為選擇性緘默症,並且因此受到罷凌。同學叫他說話便可得到午餐錢,還叫他「滾回中國」(他其實是韓裔)。還有老師威脅他,如果不做口語發表就當掉。對於選擇性緘默的孩子,這種方法是錯誤而可悲的。
於此我們有切身的經驗。Kim的兒子非常內向,三年前他三歲時突然在家停止說話,起初幾小時不說話,然後是好幾天、好幾個星期。在幼兒園,他更整整兩年沒和任何人說話,同學稱他為「不說話的男孩」。
家人、朋友,甚至小兒科醫師都說:「不用擔心,長大自然會好。」他們沒有察覺愈來愈嚴重的人際孤立,也忽略了幼小的臉龐逐漸籠罩的焦慮。有些人以為他蓄意選擇不說話,但顯而易見的,他對於自己為何如此,非常不解和無助。他曾說:「話被鎖住了,我沒有鑰匙。」
從幼稚園到青少年,選擇性緘默的孩子都有相似的感受。他們想說話、想交朋友,可是無法表達、無法建立聯繫。每一學年好幾千個小時,他們默然、木然的處在師長和同儕之中,幾乎沒有人會和他們說話,因為大家都知道他們不會回應。當受到嘲笑或霸凌,他們無法以語言宣洩憤怒。生病、受傷或危險時,也無法開口求救。若未及早實施以學校為主、家庭配合的輔導,緘默和焦慮的症狀持續愈久就愈僵固、愈難以改善。
即便是好意,也可能傷到選擇性緘默的孩子。有一位青少年好不容易能對好朋友耳語,這是邁向自在說話的一步,但輔導人員卻誤解為反抗、拒向大人說話。還有一個孩子描述,老師威脅他不說話就不能午休。當選擇性緘默的孩子感到不受支持、被誤解,便會困惑、生氣和羞愧。
我們相信大多數的教育工作者非常盡力,蘭薩和趙承熙的老師們也必定曾經設法觸及和了解他們。我們也知道選擇性緘默症,和亞斯伯格症一樣,並不會直接導致憂鬱和暴力。
但是我們要強調,學校應該更重視選擇性緘默症,應該了解它確實是心理疾病、需要積極處理,了解這些「太安靜」的孩子並不會「長大自然好」。
但是這樣的孩子有機會痊癒。Kim的兒子經過數年治療,以及在玩伴等低壓力情境下建立社交自信,在中班開始說話,現在已經是快樂、自信的大班生了。現在他說話,別人就會聽。其實過去他不說話時,周遭人也應該用心傾聽。
譯自http://www.psychologytoday.com/blog/dont-worry-mom/201302/after-newtown-listening-those-who-arent-speaking,原作者Kim O'Connell和Maria Moldan。
後記: 呼!終於翻完。先前原文網頁忽然無法開啟,還好聯絡上作者之一Kim,她立刻把文章寄給我。似乎在網路上已經形成SM的國際社群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