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3月31日 星期一
我如何克服選擇性緘默症
先找到一個你有點焦慮但容易做得到的事情,當做起點,然後一次一小步,逐漸增加自信,在關鍵時刻把握時機,逼自己跨出舒適圈。在校不發一語長達九年的青少年,這樣克服了選擇性緘默症,從此改變人生。這個影片受到《選擇性緘默症資源手冊》作者美琪‧強生推薦,非常值得參考!
我五、六歲在學校僅能對老師耳語,害怕被同學聽到。二年級時,班上只有四個學生,我比較自在,能說一些話。但假期結束,升上三年級,即使還是同樣的老師和同學,我卻忽然變成無法和任何人說話,我至今不知道為什麼。後來我轉學,但在新學校還是不發一語。有一位助理老師幫助我,我靠寫字條溝通。即便如此,我還是交到幾個朋友,甚至到現在還維持友誼。尤其非常感謝一位朋友,多年來陪伴我度過所有挑戰,不管有多困難。我就這樣在學校完全沉默長達九年,但我能筆試,學業成績優良。
十年級時,我了解到,我必須開始說話,否則很難有什麼未來。我找到一位心理師,他的方法很有用,就是一次一小步的增加自信。先從簡單、做得到,卻因焦慮而很少做的事情開始,例如:每天放學主動和爸媽聊天,聊得比平常更久。之後幫助我很大的是,到公共場所對陌生人說話。這比我想像中容易,在學校大家都知道我不說話,突然開口很難,但陌生人不認識我,不知道我不說話。我進城隨便找人問路,剛開始很害羞,試了幾次才成功,後來愈來愈容易。這個方法對我有用,但不一定適合你,你必須找到自己做得到的事,做為一個起點,當然最重要的是要有信心。
當我到了必須開始在學校開口的關鍵點,我的心理師安排我對一位老師說第一個字。對我來說,對老師說話比對同學說話容易,因為年齡差距,而且老師的工作就是幫助學生。在午餐時間,這位老師來了,我面臨開口的壓力。我知道這是我突破的機會,我不能退縮。我站在那裡好幾分鐘,試圖鼓起所有的勇氣,我感到信心開始湧現,於是把握時機逼自己跨出舒適圈、超出極限,整個過程我都非常緊張,終於我說出「嗨」這個字。我立刻覺得如釋重負,感恩自己能做到,我克服了人生中最困難的時刻!然後我繼續對這位老師說「嗨」,然後再對其他老師重複同樣的過程,這件事愈來愈容易。然後我必須對話而不只是說「嗨」。
接下來,我參與一些原本我不會參加的活動,多和同學相處、互動。在一次舞會,一位老是嘲笑我的同學對他的舞伴說:「這傢伙不會說話!」他的舞伴叫我說「嗨」,我很自然的說了,他非常驚訝,接著許多同學都跑過來,想要第一次聽我說話。後來同學要頒給我「口若懸河」獎,當然是諷刺意味,他們經常如此開我玩笑。我領獎時,同學惡作劇的要我發表感言,於是我把麥克風搶過來,說「閉嘴」,大家都很驚訝,那是我永生難忘的一刻!能和人說話真是好玩非常多,過去我所錯過的所有歡樂,我終於有機會趕上。
從那時起,我絕不允許自己再度陷入緘默,我更能探索自我,設法融入世界,我到世界各地旅遊,進一步擴大自信。我發現一些自己的特質,是以前不說話的我所無法想像的。希望我的經驗能幫助其他選緘者,我知道有些人甚至已經沉默超過九年,如果你真的想要改變,你仍有希望,你必須相信你做得到。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