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先是他可以和朋友講電話了。剛開始只能講事先背好演練的內容,後來可以簡短的對話,以前只能撥錄音。
6月1日學校詩詞認證,孩子第一次能向義工媽媽背詩,聲音雖小但還算清楚,雖然必須我也在場,但能走進教室當面背詩已是突破,之前只能在遠處打手機背詩。
再來是自然老師要孩子帶昆蟲回家照顧,孩子有些問題實在太好奇了,於是鼓起勇氣在電話中問老師,後來又當面問老師問題,雖然我也都必須在場,充當孩子的說話對象,同時請老師不要看孩子,但是老師就在身旁孩子可以說話是第一次。這位老師主動的讓孩子每星期去教室照顧動物,很謝謝她!
另外一位數學老師利用教室無人時,我陪著孩子,孩子和老師之間隔著白板,孩子可以小聲回答老師的問題,這也是進步。
他之前已經可以自己開口買便當:一個滷排骨,最近又幫我買了飲料:一杯芒果歐蕾、去冰去糖,只是幾個字,但我的高興恐怕只有身邊有同樣情況孩子的人才能體會吧!
最高興的是,他終於可以和最好的朋友聊天了!以前孩子必須透過告訴我,我再告訴他的朋友、或他的朋友自己聽到。上星期我到學校,好玩的問孩子的朋友:哪隻耳朵比較好。他配合的搞笑回答:右耳比較沒耳屎。於是我要孩子試試對著好朋友的右耳說話,結果成功了,我終於不用當他們的傳話筒了!
6月22日校外教學,孩子已經可以自己和好朋友耳語了,我趕緊提議:要不要玩故事接龍?他倆立刻熱衷的輪流接力說故事,說了整個下午。我退到一段距離以外,看著他們快樂聊天,雖然孩子還是必須靠近朋友耳朵小小聲的說話,但是已經太令我高興了,但是我不露聲色、心中默默竊喜,深怕驚動到孩子、破功了,只傳了個簡訊告訴先生這個好消息。我好感謝這位小朋友能接納孩子,感謝沒有人大驚小怪、沒有人詢問為什麼要耳語,更感謝老師沒有咆哮:不准說話!
小小心花低調的綻放。
雖然只是對一、兩個人發出了微弱的聲音,未來還有一段長路,但至少突破了三年多來的緘默,遊戲進行不到兩個月能夠這樣,已經很開心。
先前老師們採取勸說、甚至責罵,要孩子大聲說話,孩子卻愈來愈難以開口、最後完全緘默。後來,有老師說:孩子似乎很驕傲、不想說話。也有老師說:孩子無法接受老師、所以幫不上忙。其實孩子並不是不想、不屑說話,而是很想說話,可是太緊張、以致於肌肉僵硬、聲音卡住了。一旦周遭人能瞭解,並且願意花時間、動動腦,用沒有壓力、好玩的方法幫助他,他多麼努力、多麼配合呢!其實老師們不瞭解,是我最大的困擾,拖了這麼久,讓孩子和家長飽受誤解、孤軍奮鬥,多麼不公平。
總之,終於我比較瞭解孩子、終於有人來幫忙,孩子也終於勇敢的發出了聲音。希望以後更多人瞭解這樣的孩子、讓他們盡快得到正確的幫忙,不會像我的孩子這麼可憐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