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7月28日 星期六

《流星沒有耳朵》~如果可以許願

找書去👉流星沒有耳朵
如果可以對著流星許願,或許緘默兒的家長只希望孩子能自在說笑。
我很喜歡《流星沒有耳朵》的創意,也感受詼諧背後的哀傷,但以下純粹是以陪伴選緘者的角度來看。
✶✶✶
主角王一安形容自己不說話的感覺:
我不懂我的聲音為什麼每次一跑到喉嚨就迷路?它們老是爭先恐後的衝上來,繞一個彎,又鑽回肚子裡,好像電動玩具裡的俄羅斯方塊一樣,亂七八糟的疊在一起……可是,就算都疊到我的嘴巴上了,它們也不會衝出去,而是「轟隆!」一聲,炸個粉碎……然後,又從我的肚子裡開始慢慢往上疊……(p38-39)
有一次同學把王一安摔到地上,他膝蓋受傷,卻依然無法說話:
我好想罵他,話卻在我的肚子裡一直打轉,像迷宮裡的老鼠,怎麼轉都轉不到舌頭上。(p28)
這就像選緘的孩子雖然會說話、也想說話,但在某些情境就是說不出來,自己也不明白為什麼,愈急喉嚨就卡得愈緊。誤以為孩子是故意的,或者拼命探究原因,都會帶來更大壓力。
王一安被老師點回答問題時的感覺:
膝蓋窩癢起來,背也開始癢起來。是後頭的同學在用目光催我嗎?(p7)
這就像選緘的孩子很敏感,害怕受人注意。因為我的孩子異位性皮膚炎的症頭,一緊張就更癢,讀到這段格外會心一笑。
就像王一安的遭遇,不說話的孩子容易被同學欺負、被老師誤解。但如果有人能像故事裡的小光、削鉛筆陪伴他盪鞦韆、一起做些事,就如和煦春風般吹走了委屈。
面對無法說話的孩子,王一安的爸爸和奶奶不責罵、不要求,而是輕鬆搞笑,這也是選緘孩子需要的。王一安說:
我真佩服爸爸,不管我變成什麼樣,他還是和以前一樣愛搞笑。(p71)
我看爸爸的搞笑天分是遺傳自奶奶!(p71)
✶✶✶
王一安因為媽媽去世而突然變成完全沉默,包括在家裡,最後解開流星之謎,又突然恢復說話。但一般而言,選緘者在自在的情境中能說話(通常在家裡),但焦慮時就無法說話(通常在學校)。而且許多選緘者有記憶以來就如此,需要一次一小步耐心改善,無法突然克服。
《選擇性緘默症資源手冊》說:
如果孩子突然在所有的情境都不說話,這稱為歇斯底里緘默症,而不是選擇性緘默症。它經常導因於突發壓力事件,會在短期內恢復。(p4)
若憑直覺,認定緘默必然源於創傷,可能對緘默者和家人造成偏見,並且就無法聚焦於幫助孩子降低焦慮。
當然,作者從頭到尾都在說故事,完全沒提選擇性緘默,我只是藉此釐清而已。而且我只引用,實際診斷需要請教專業。
✶✶✶
總之,以陪伴選緘者的角度來看,這本書有助於了解說不出話的感受,增加周遭人的理解;但需要注意區分,因創傷而完全緘默,和選擇性緘默不同。
最後,還記得當時我以粉絲向作者林世仁表達對這本書的喜愛,有得到他的回覆,很棒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